• 格鬥!地方政府與政治
    編號 | TUD06
    講師 | 方彥鈞
    出版社 | 讀享
    77折售價 NT$331430

    關於課程

    About the course
    本書特色
      所謂「格鬥」系列書籍,內容係以精簡概要的方式整理考科的內容。
      此種呈現方式對剛接觸考科或追求快速複習的考生皆有助益。對前者而言,本書以系統化和結構化的方式,呈現出地方政府與政治在國家考試中的諸多重要考點,協助考生建立本考科的全像圖(hologram);對於後者而言,本書的骨架可協助考生重新審視原本所建立的知識,並同時藉由本書的內容將骨架內的組織填滿,因而對本科形成整體性的認知。因此,不論是剛入門的考生或尋求快速整理和複習的考生,本書都能滿足需求。
      藉由在本書上製作筆記,本書將成為最佳的複習教材;而輕巧的特性又方便攜帶。當考生在考場需要快速複習時,本書就是考生的最佳良伴。國家考試當天,絕對不會有考生帶厚重的課本應考;認真備考的考生,肯定是帶著自己的筆記上場作戰。
     
     
    作者簡介
    方彥鈞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生
    具實際擔任地方議會議員助理經驗
    具實際擔任行政機關公務人員經驗
    105年高考三級及普通考試一般民政考試及格
    100年高考三級及普通考試一般民政考試及格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
     
     
    作者序
      地方政府與政治的學科屬於科際整合(Interdisciplinarity)之考科,從早期研究中央地方關係乃至地方自治的政治學者,研究地方制度法制度的法律學者,到近期帶入新公共服務及新公共管理的公共行政學者,都屬於本考科的範疇,若同學們觀察近幾年的申論題出題趨勢,考題的出題趨勢恰為如此。因此,同學們在準備本考科時,務必將所學的行政法、行政學、政治學及公共政策相關知識牢記心中,這些將會在本科一同使用,更確切而言,現在考題的考科界線逐漸模糊,有整體性思考能力的考生更能在國家考試中克敵制勝。
      筆者曾為國家考試的考生,地方政府與政治亦為面對過的難題之一。本考科困難處在於跟上各種新的資訊,這些資訊並非經過檢證後而體系化的理論,而是從許多實務經驗中,萃取出來的「經世致用之理論」,筆者於上榜後至地方公所服務,方才體會到本考科的知識與實務如此貼近。因此,同學們在看待本科時,務必轉換心情,不像政治學有各種經過實證的通則,反倒是各種看起來破碎的知識,但背後都有其核心的實務理論支撐著。若是由具備實務經驗的同學來看,便能迅速體會,而對於第一次接觸到本科的同學,恐難以身歷其境。筆者在此建議同學,看待本考科的內容,請帶著「實用」(Pragmatism)的角度切入,尤其是治理的章節,「這些理論所欲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帶有的核心理念是什麼」、「還有可能遇到什麼問題要解決」、「我能否藉由相同論點強化該理論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解構到反思,讓同學們的破題和解題能力更加強大。
      最後,感謝讀享出版社所有的編輯、美編與行政團隊,協助並催生本書,亦感謝老婆和女兒在背後的支持,經由眾人的協助,方能使本書順利出版。期許本書能協助考生順利在地方政府與政治考科得到高分。國考這條路十分艱辛,旅途佈滿荊棘,毅力和意志力是最終決勝點,堅持才能上榜,加油。
     
    方彥鈞
    請以第一名為目標
    2022年5月
     
     
    目錄
    1 地方自治與基本概念
    Section 1 地方自治的意義及本質1-3
    Section 2 地方自治基本意涵1-5
    Section 3 地方自治權理論1-7
    Section 4 地方自治的實施原則1-9
    Section 5 地方自治之正負功能1-10
    Section 6 我國自治發展趨勢1-12
    TOPIC 0 1 發展趨勢1-12
    TOPIC 02 地方自治重要年代及事件1-13
    Section 7 中央與地方之關係1-15
    TOPIC 0 1 單一、聯邦與邦聯1-15
    TOPIC 02 臺灣的中央與地方關係1-17
    Section 8 全球地方自治發展趨勢1-18
    Section 9 永續發展1-20
     
    2 地方居民權利義務
    Section 1 地方自治團體2-3
    Section 2 地方居民權利及義務2-4
    Section 3 公民與其他概念區別2-6
    Section 4 公民參政權2-8
    Section 5 公民投票制度2-10
    TOPIC 0 1 公投制度基本概念2-10
    TOPIC 02 全國性公民投票之程序2-12
    TOPIC 03 地方性公民投票之程序2-16
    TOPIC 04 公民投票法之爭訟2-17
    TOPIC 05 公民投票之優缺點2-18
     
    3 行政區劃與原住民自治
    Section 1 自治區域3-3
    Section 2 行政區域劃分3-4
    Section 3 市的設置條件3-7
    TOPIC 0 1 條件整理3-7
    TOPIC 02 必要與充分條件分析3-8
    Section 4 準直轄市及改制升格直轄市3-9
    TOPIC 0 1 準直轄市3-9
    TOPIC 02 改制為直轄市3-11
    TOPIC 03 準直轄市與改制升格直轄市之比較3-14
    Section 5 行政區域調整3-15
    TOPIC 0 1 行政區劃大小優缺點3-15
    TOPIC 02 地方層級多寡優缺點3-16
    TOPIC 03 行政區劃與公民投票、地方自治、國土空間規劃與跨域合作3-17
    Section 6 廢止鄉(鎮、市)自治探討3-19
    Section 7 原住民自治3-21
    TOPIC 0 1 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3-22
    TOPIC 02 直轄市區公所與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公所之區別3-23
    TOPIC 03 原住民族基本法重要法條3-24
    TOPIC 04 釋字第803號解釋3-25
     
    4 地方立法機關
    Section 1 省諮議會(省議會)4-3
    Section 2 我國現行地方立法機關 4-4
    TOPIC 0 1 直轄市議會4-4
    TOPIC 02 縣(市)議會4-6
    TOPIC 03 鄉(鎮、市)民代表會4-7
    TOPIC 04 地方立法機關民意代表名額統整4-8
    Section 3 地方立法機關職權4-10
    TOPIC 0 1 集會4-10
    TOPIC 02 質詢日期4-12
    TOPIC 03 復議與覆議4-13
    Section 4 地方立法機關之預算及決算審議4-15
    TOPIC 0 1 預算4-15
    TOPIC 02 預算審議原則4-18
    TOPIC 03 預算審議之困境與解決途徑4-19
    TOPIC 04 改制為直轄市之首年度總預算案4-20
    TOPIC 05 決算4-21
    Section 5 議決自治事項與委辦事項4-22
    Section 6 地方民意代表職權行使統整4-24
    Section 7 地方立法機關首長及副首長4-26
    Section 8 地方立法機關與地方行政機關的互動-府會關係4-29
    Section 9 地方民意代表的權利與義務4-31
    TOPIC 0 1 言論表決免責權4-31
    TOPIC 02 身體自由權保障4-32
    TOPIC 03 地方民意代表及村(里)長費用4-33
    TOPIC 04 民意代表兼職限制4-35
    TOPIC 05 接受懲戒4-36
    TOPIC 06 利益迴避4-37
    Section 10 地方立法機關組織法源4-38
     
    5 地方行政機關
    Section 1 地方行政機關之設置5-3
    Section 2 政府層級精簡5-4
    Section 3 地方行政機關組織5-5
    TOPIC 0 1 地方行政首長5-5
    TOPIC 02 直轄市政府5-7
    TOPIC 03 縣(市)政府5-9
    TOPIC 04 鄉(鎮、市)公所5-10
    TOPIC 05 區公所5-12
    Section 4 地方行政機關與人事權統整5-15
    TOPIC 0 1 地方自治人事高權5-15
    TOPIC 02 直轄市政府組織與人事5-17
    TOPIC 03 縣(市)政府組織與人事5-18
    TOPIC 04 鄉(鎮、市)公所組織與人事5-19
    TOPIC 05 地方自治團體人事權比較5-20
    TOPIC 06 一條鞭體系與地方自治之關係5-21
    Section 5 村里5-22
    TOPIC 0 1 組織架構5-22
    TOPIC 02 村里制度的重要性與特色 5-24
    TOPIC 03 廢除村(里)長選舉5-25
    TOPIC 04 村(里)在地方治理下的轉型5-26
    Section 6 地方行政機關組織及員額5-27
    TOPIC 0 1 相關法制及原則5-27
    TOPIC 02 地方行政機關、單位、數量及名稱5-30
    TOPIC 03 地方行政機關員額配置5-32
    Section 7 社區5-34
    TOPIC 0 1 組織與架構5-34
    TOPIC 02 社區總體營造5-36
    TOPIC 03 地方創生5-37
    TOPIC 04 社區與村(里)之比較與關係5-38
     
    6 各國地方自治組織
    Section 1 地方政府6-3
    TOPIC 0 1 基本意涵6-3
    TOPIC 02 市經理制(City Manager System)與我國研擬之鄉(鎮、市)長官派制度比較6-6
    TOPIC 03 市經理制與我國現行區官派制度比較6-7
    Section 2 地方議會6-8
    Section 3 美國地方制度6-10
    TOPIC 0 1 基本意涵6-10
    TOPIC 02 市體制6-11
    Section 4 英國地方制度6-14
    Section 5 法國地方制度6-15
    Section 6 日本地方制度6-16
     
    7 地方自治法規
    Section 1 地方自治法規之意涵及分類7-3
    Section 2 自治條例7-4
    TOPIC 0 1 基本意涵7-4
    TOPIC 02 關於法律保留原則之效力7-6
    TOPIC 03 行政罰7-7
    TOPIC 04 制定程序7-8
    TOPIC 05 位階效力7-10
    TOPIC 06 與法律之區別7-11
    TOPIC 07 得否制定較法律嚴格之規範? 7-12
    Section 3 自治規則7-15
    TOPIC 0 1 基本意涵7-15
    TOPIC 02 與自治條例之區別7-17
    Section 4 委辦規則7-18
    TOPIC 0 1 基本意涵7-18
    TOPIC 02 與自治規則之區別7-20
    Section 5 自律規則7-21
    Section 6 對自治法規之監督  函告無效、不予核定7-22
    Section 7 其他關於自治法規之爭議7-24
     
    8 自治事權與監督
    Section 1 自治事項、委辦事項與共辦事項8-3
    Section 2 自治監督的概念8-5
    Section 3 自治監督手段8-7
    Section 4 對事之監督8-10
    TOPIC 0 1 對自治事項之監督8-10
    TOPIC 02 對委辦事項之監督8-12
    TOPIC 03 對議決事項之監督8-14
    TOPIC 04 代行處理8-15
    Section 5 權限劃分8-17
    TOPIC 0 1 理論學說8-17
    TOPIC 02 權限劃分爭議8-22
    TOPIC 03 現行權限劃分法制缺失與改善方向8-25
    Section 6 對人之監督8-27
    TOPIC 0 1 停止職務8-27
    TOPIC 02 解除職務8-29
    TOPIC 03 停職與解職之差異8-31
    TOPIC 04 懲戒、罷免與彈劾8-32
    TOPIC 05 辭職、代理與補選8-33
     
    9 地方自治財政
    Section 1 地方自治財政基本概念9-3
    Section 2 地方財政的健全與困境9-5
    Section 3 財政劃分9-7
    Section 4 中央地方財政劃分依據9-9
    Section 5 財政收支劃分法之修法9-11
    Section 6 地方財政之收入、支出及管理9-13
    TOPIC 0 1 地方財政收入9-13
    TOPIC 02 地方財政支出9-14
    TOPIC 03 地方財政管理9-15
    TOPIC 04 中央管制9-16
    Section 7 財政紀律法9-18
    Section 8 中央地方財政調節機制9-19
    TOPIC 0 1 法定調節機制9-19
    TOPIC 02 統籌分配稅款9-21
    TOPIC 03 稅款之分配9-23
    TOPIC 04 補助款9-25
    TOPIC 05 公債類型9-29
    Section 9 地方稅課與規費9-30
    Section 10 公共造產、公庫及地方文化產9-32
    TOPIC 0 1 公共造產9-32
    TOPIC 02 公庫9-33
    TOPIC 03 地方文化產業9-34
     
    10 地方政治
    Section 1 選舉10-3
    Section 2 參政權之條件10-4
    Section 3 選務機關及選區10-5
    Section 4 地方選舉制度10-7
    Section 5 競選活動10-9
    Section 6 罷免10-11
    Section 7 選舉、罷免事件之爭議10-13
    Section 8 地方派系10-15
    Section 9 地方民主與民眾參與10-17
    Section 10 參與式預算10-19
     
    11 府際關係
    Section 1 府際關係11-3
    TOPIC 0 1 基本意涵 11-3
    TOPIC 02 府際關係模式11-4
    Section 2 府際合作11-6
    Section 3 府際關係理論的發展11-8
     
    12 治理
    Section 1 治理的概念12-3
    Section 2 臺灣地方自治定向的轉變與蛻變12-5
    Section 3 善治(Good Governance)12-6
    Section 4 多層次治理12-7
    Section 5 跨域治理12-9
    Section 6 地方治理12-11
    Section 7 區域治理12-13
    Section 8 城市治理 12-15
    Section 9 社區治理12-17
     
    附錄 110-111年度國家考試申論考題解析A
     
     

    講師簡介

    Teacher profile
    方彥鈞

    購物與運費

    Shopping & Fees
    ★重要事項備註:
    1.購買前,請於﹝首頁-免費講座﹞,確定您的設備可以正常播放本網站提供的課程。
    2.雲端函授課程可透過電腦、平板、手機的網際網路瀏覽器觀看,觀看時需保持網路連線功能,於觀看期限內可不限次數觀看。
    3.部分課程提供紙本教材,教材會於付款完成後7-10個工作天內寄出。

    ★函授、雲端課程退費說明
    本商品屬於行政院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第2條,為可排除「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七日解除權之合理例外情事。若欲終止本項商品服務者,得依以下規定辦理退費:
    一、收到函授教材或雲端帳號開通後七日內:
    ⑴書籍、講義等輔助教材為未使用狀態(不得有註記、髒汙),且課程未觀看者(光碟未登入帳密,雲端未有觀看紀錄),可申請全額退費。
    ⑵部分書籍、講義等輔助教材已使用畫記或有汙損,或部分課程已觀看者,得申請其餘未使用商品部分之退費(使用之部分課程費用以單科售價計算)。

    二、收到函授教材或雲端帳號開通後逾七日:
    ⑴書籍、講義為未使用狀態,且課程未觀看者(光碟未登入帳密,雲端未有觀看紀錄),申請退費時,將扣除行政處理費,以商品售價8%計之;惟若所收取之8%部分,其金額未足新臺幣(下同)一千元者,以一千元為計。
    ⑵部分書籍、講義等輔助教材已使用畫記或有汙損,或部分課程已觀看者,得申請其餘未使用商品部分之退費(使用之部分課程費用以單科售價計算),惟另須扣除行政處理費,其計算方式同前項約定。

    三、收到函授教材或雲端帳號開通逾十五日,始終止本項商品服務者,全額不予退還。

    相關推薦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