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商法爭點地圖
    編號 | TGE04
    講師 | 許霍
    出版社 | 讀享
    77折售價 NT$424550

    關於課程

    About the course
    本書特色
    海商法最新脈動一把抓
    收錄2022年海商法修正草案,並新增近5年考古題及相關學說、實務見解,提供最新且最齊的整理,務求一本書主義的高效學習。
     
    以爭點出發,建立完整概念
    針對爭點(問題意識)匯集各家學說見解,從考生角度形成答題意識(管見)與具體結論,融合理論與實務,並透過修正草案整理常見爭議,而不侷限於現行法的望文生義,亦不流於一家之言,期以本書拓展視野,使考生金榜題名。
     
     
    作者簡介
    許霍
    台北大學財經法學系學士
    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
    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海商法專業)博士
    現為國內知名航商業務處經理暨法律顧問
     
     
    二版序
      2020年交通部航港局提出部分修正草案(簡稱「2020年草案」,下同),修正要點包括有:刪除船舶所有權或應有部分讓與之物權契約以行政機關蓋印證明為生效要件(§8);船舶所有人於有重大過失時,不得主張責任限制(§22);傭船契約之契約自由原則(§38);刪除「船長」為貨物送達通知、依規定寄存貨物及簽發載貨證劵之義務人(§§50、51、53、54);增訂可寄存貨物之處所及運送人對貨物未經受領之處理方式(§51);增列交運貨物重量為託運人應通知運送人之事項內容,並修正運送人不得以應負賠償責任之事由對抗善意載貨證券持有人(§55);運送人或船舶所有人負貨物毀損滅失責任後,得向第三人追償之效期(§56);載貨證券發給人之全部航程責任(§74);本條之運送方式為連續運送類型中之複合運送(§75);修正商港區域外輔助運送人得主張抗辯及責任限制之情形(§76);刪除載貨證劵所生涉外民事法律關係之準據法規定(§77)等15條,2020年草案強調為了因應航運及司法實務運作,消弭業界及司法判決之實質性爭議且具急迫性之議題,檢討現行法不足而為之修正。
      2022年航港局再次提出部分修正草案擴大到51條(簡稱「2022年草案」,下同),與2020年相比,刪除原修正第22條、第75條,恢復「船長」為貨物送達通知、依規定寄存貨物及簽發載貨證劵之義務人(§§50、51、53、54),及載貨證劵所生涉外民事法律關係之準據法採「即刻適用法」(§77),另體系上明顯變動者,例如船舶所有人責任限制單獨採「金額制」(§§21、23);第二章船舶章新增「光船租賃」節(§§37-1~37-6);刪除第三章運送章貨物運送節傭船契約之規定(§§39~48、52、60)而增訂第三章之一「傭船」章(§§93-1~93-13),將貨物運送契約明確區分為私運送與公共運送,分別建立體系;為釐明與無船運送業者與實際從事運送業者之關係,增列「實際運送人」概念(§74-1),且與「商港區域外獨立履行輔助人」均得主張抗辯及責任限制(§76),2022年草案相較於前次,修正幅度不容小覷。
      輔仁大學黃裕凱老師認為2022年草案修正幅度已過大,建議整部海商法要修就全部修:「本次海商法修正版本,主要是修正海上貨物運送以前條文,亦即第78條以前條文。全部新增二章節,修正條文達19條、刪除12條、增訂19條,變動幅度已超過1/3小修幅度。從此角度,海商法修正應重新調整條序,全面修正,沒有必要這樣分段修正。」「完備性很有問題:例如加上『其他運送單證』、『實際運送人』,但完整的配套性不足,以『實際運送人』為例,草案第74條之1僅規定『實際運送人』可主張免責抗辯事由及連帶責任,但實際運送人的運送責任基礎?還有除『免責抗辯事由及連帶責任』以外之其他規定?是否適用或準用,全無明文。海商法任何章節的規範是否完備?判斷其實很簡單,就是把相關公約拿出來(例如貨物運送相對於1968年威斯比規則),把德國2013年法及日本2018年法的相關章節拿出來,一條一條看,比對看看,就知道了。」對於繼受外國法或公約者:「自助餐式的選擇立法問題還是非常嚴重:例如有一些條款(例如實際運送人)抄德國 2013年新商法,但問題是德國新商法對運送人責任已改採『收受至交付』(德國商法§498參照),草案沒有明採『收受至交付』,你抄德國商法就會產生問題!」對於急迫仍未納入修正者:「1968年威斯比規則的貨物運送許多核心規定,本次仍未入法,從海上貨物運送為本次修正重點而言,公約核心規定入法是最基本要求:除追償時效外,包括採法條競合(威斯比規則§4-1)、時效延長(威斯比規則§3VI)、損害賠償計算(威斯比規則§4V(b))均未處理。其他例如『運送人責任基礎(含遲到責任及遲到限額)』、『責任期間』、『運送人之認定』等核心問題也均未處理及解決。」「有許多急迫性立法,未納入修正:例如訴訟文件船上送達、海事優先權之實行、現行法若干已明顯錯誤之處、以及訴訟上常見爭議如適航性舉證、貨損損害賠償計算、無單放貨、管轄問題等問題,均未納入修法。」甚至認為:「邀請座談對象未包括司法界,特別是一線法官:很多程序事項要入法的急迫事項,都沒有進行調整。此部分不能等到『草案部會協商』再來處理。」「本次修法,感覺上『律師界』介入過大,導致欠缺對法律的整體平衡,往『在台訴訟便利性方向』偏斜。」
      儘管四場座談會下學界、業界砲聲隆隆,但仍應肯定航港局承辦單位的努力,在保守與改革進步中尋求最大公識。本書也因應2022年草案提出改版,除將2020年草案與2022年草案整理放入外,亦以2018年《海事私法之海商規範修正草案》共識版與現行法加以對照,此一草案概念清晰,體系完整,並盡可能結合理論實務、蒐羅相關爭點,希望能帶給讀者最新的海商法修法訊息。此次改版與前版相隔2年,台灣劃海自限至今仍為常態,改版之際,正逢筆者爭取水域開放之台灣台北地方法院111年度簡字第106號判決公布:「原告主張當日在無動力浮具上懸掛『海洋國家』標語,持『水域解嚴』旗幟下水划船,沿途高喊口號,表達對被告遲無開放大湖公園划船之抗議,並非單純之水域遊憩舉動,要屬象徵性言論,屬於憲法第11條言論自由保障範疇等語,固非無見。……惟原告未經許可在大湖公園湖泊區划船,倘發生船隻翻覆之意外,亦將對於公益造成影響。是被告依此以原處分對原告所為之在大湖公園湖泊區划船之行為處罰,並無不合。」顯見國人甚至法官仍恐水依舊,划船安全仰賴的是穿著救生衣等行為自我保護,作為海洋國家的台灣,至今仍普遍恐水導致處處禁止下水划船,我家門前有小河都划不得了,要如何航向大海呢?感謝G哥、讀享出版社總編、讀享編輯團隊等人協助,期以本書與各位讀者共勉,還我海洋國家,水域解嚴。
     
    許霍
    2022年9月1日誌於台灣開放水域聯盟
     
     
    目錄
    2022年最新海商法修正草案 1
    本書使用方式 29
     
    Chapter 0 前言
      一、海商法立法趨勢 0-1
      二、修正草案主要內容 0-2
      三、各章修正概述 0-3
        修正草案第一章「總則」 0-3
        修正草案第二章「船舶」 0-3
        修正草案第三章「光船租賃與期間傭船」 0-4
        修正草案第四章「貨物運送」 0-4
        修正草案第五章「旅客及其行李運送」 0-5
        修正草案第六章「船舶拖帶」 0-5
        修正草案第七章「船舶碰撞」 0-6
        修正草案第八章「海難救助」 0-6
        修正草案第九章「共同海損」 0-6
        修正草案第十章「海上保險」 0-7
        修正草案第十一章「海事求償暨其責任限制」 0-7
        修正草案第十二章「時效」 0-7
        修正草案第十三章「海事國際私法」 0-8
        修正草案第十四章「附則」 0-8
      四、現行法與修正草案章節對照 0-11
     
    Chapter 1 總則
      一、海商法的基本定義 1-2
      二、海商法的適用範圍 1-7
      三、船舶強制執行(保全程序) 1-9
      四、海商法與其他法源之適用與解釋 1-17
     
    Chapter 2 船舶與船舶所有權
      一、船舶所有權 2-2
        所有權之取得 2-2
        所有權之範圍 2-7
      二、船舶之買賣不破租賃 2-11
      三、建造中船舶 2-14
        「建造中船舶」之認定 2-14
        建造中船舶之所有權歸屬 2-14
      四、船舶所有權之法律適用(準據法) 2-18
        關於船舶所有權之準據法 2-18
        關於船舶建造之準據法 2-18
        關於船長船員僱用、船舶買賣及與船舶使用收益有關之契約類型之
        準據法 2-18
     
    Chapter 3-1 海事優先權
      一、法律性質(物權) 3-1-2
        物權說(通說、實務見解) 3-1-2
        債權說(林咏榮師) 3-1-4
        折衷說 3-1-4
        海商法獨自性說 3-1-4
      二、得主張海事優先權之項目(債權) 3-1-7
      三、海事優先權之標的物 3-1-16
      四、海事優先權之位次 3-1-19
      五、海事優先權之追及效力 3-1-23
      六、海事優先權之實行 3-1-27
      七、海事優先權之不得分割性(所擔保債權之讓與效力) 3-1-32
      八、海事優先權之消滅 3-1-32
      九、船舶擔保物權之法律適用(準據法) 3-1-35
        關於「船舶抵押權」之準據法 3-1-35
        關於「海事優先權」之準據法 3-1-36
     
    Chapter 3-2 船舶所有人之責任限制
      一、船舶所有人責任限制與海事求償責任限制 3-2-2
      二、海事求償責任限制之適用範圍 3-2-3
      三、一般海事求償責任限制之主體 3-2-5
      四、一般海事求償責任限制之項目 3-2-11
        第1款「在船上、操作船舶或救助工作直接所致人身傷亡或財物毀損 
        滅失之損害賠償」 3-2-11
        第2款「船舶操作或救助工作所致權益侵害之損害賠償」 3-2-11
        第3款「沉船或落海之打撈移除所生之債務」 3-2-12
        第4款「為避免或減輕前二款責任所負之債務」 3-2-12
      五、一般海事求償責任限制之例外 3-2-17
      六、一般海事求償責任限制之喪失 3-2-21
      七、責任限制之立法主義(計算標準) 3-2-23
        船價主義(美國主義) 3-2-23
        金額主義(英國主義) 3-2-24
        委付主義(法國主義) 3-2-24
        執行主義(德國主義) 3-2-25
        併用主義(《1924年船舶所有人責任限制統一公約》) 3-2-25
        選擇主義 3-2-25
        現行法以船價主義為主,金額主義為輔 3-2-26
        草案第249條參考《1976年公約》1996年修正議定書所採責任限制額
        度而修正 3-2-27
      八、責任限制基金及程序(草案新增) 3-2-33
      九、其他汙染與殘骸移除相關責任(草案新增) 3-2-37
     
    Chapter 4 貨物運送
      一、通則 4-4
        海上貨物運送契約之法律性質特徵 4-4
        海上貨物運送契約之當事人與關係人 4-10
        海上貨物運送法之適用範圍 4-14
        運送人之履行輔助人與喜馬拉雅條款之擴張 4-15
      二、運送人及履行運送人等之權利及義務 4-19
        (單一)運送人之責任基礎與期間 4-19
        複數運送人之責任基礎與期間:「連續運送」與「多式聯運」 4-35
        運送人之義務(權利) 4-42
        運送人對船舶適航力之責任期間、要件與舉證責任 4-57
        運送人對貨物照管之強制責任期間及舉證責任 4-69
        運送人之免責事由 4-77
        舉證原則及順序(非強制性規定) 4-107
        損害賠償額度之計算 4-109
        運送人之單位(賠償)責任限制 4-112
      三、運送單證 4-121
        海上貨物運送與信用狀統一慣例(UCP600)、國際條規(Incoterms,
        如FAS、FOB、CIF)之關係 4-121
        載貨證券之定義與特性 4-131
        載貨證券之種類 4-141
        載貨證券之文義責任(運送人與託運人、受貨人之關係) 4-148
        載貨證券之物權效力(絕對說vs.單純相對說)與債權效力 4-151
        載貨證券之應記載事項與欠缺時之效力 4-155
        載貨證券記載之「不知條款」、「據稱條款」、「引置條款」等效
        力 4-160
        載貨證券記載之證據責任(文義證據vs.表面證據) 4-174
        載貨證券之應繳還與遺失被盜 4-176
      四、貨物運送之管轄 4-178
      五、貨物運送之準據法 4-181
      六、貨物運送之仲裁 4-186
      七、貨物損害賠償請求權時效 4-192
     
    Chapter 5 船舶碰撞
      一、船舶碰撞與國際公約 5-2
      二、船舶碰撞概念內涵之演進 5-3
        船舶碰撞之意涵 5-3
        現行法之船舶碰撞(狹義)要件 5-3
        船舶碰撞之接觸 5-3
        無責碰撞(無過失碰撞) 5-3
      三、船舶碰撞之適用範圍 5-4
        廣義船舶碰撞 5-4
        狹義船舶碰撞 5-4
        現行法適用範圍之爭議 5-4
        適用範圍之擴張與限縮 5-5
      四、船舶碰撞之歸責類型及損害 5-7
        公法上效果 5-7
        私法上效果 5-7
      五、船舶碰撞過失責任限制 5-12
      六、船舶碰撞過失認定標準及其爭議處理 5-15
      七、船舶碰撞之時效規定 5-17
      八、船舶碰撞之假扣押 5-19
      九、船舶碰撞之訴訟管轄(管轄權) 5-20
      十、船舶碰撞之法律適用(準據法) 5-24
     
    Chapter 6 海難救助
      一、海難救助立法趨勢 6-2
      二、基本概念 6-3
        海難救助之定義與名詞解釋 6-3
        海難救助章之適用範圍 6-3
      三、海難救助之法律屬性(無因管理及救助契約) 6-5
      四、救助者與被救助者之義務 6-8
      五、對物救助及其報酬之請求問題 6-10
        「無效果,無報酬」原則 6-10
        「無效果,無報酬」之例外 6-12
        海難救助報酬請求權時效 6-17
        同一船舶所有人之救助報酬 6-18
        報酬金額之協議與分配 6-20
      六、對人(命)救助及其報酬之參與分配 6-21
        人命救助無須給付報酬 6-21
        人命救助之報酬分配請求權 6-21
        公法救助之報酬分配請求權 6-21
      七、不得請求報酬或特別補償之扣減 6-22
      八、海難救助與船員法(船舶碰撞) 6-24
      九、海難救助與海事優先權 6-26
      十、海難救助之法律適用(準據法) 6-27
     
     

     

    講師簡介

    Teacher profile
    許霍

    購物與運費

    Shopping & Fees
    ★重要事項備註:
    1.購買前,請於﹝首頁-免費講座﹞,確定您的設備可以正常播放本網站提供的課程。
    2.雲端函授課程可透過電腦、平板、手機的網際網路瀏覽器觀看,觀看時需保持網路連線功能,於觀看期限內可不限次數觀看。
    3.部分課程提供紙本教材,教材會於付款完成後7-10個工作天內寄出。

    ★函授、雲端課程退費說明
    本商品屬於行政院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第2條,為可排除「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七日解除權之合理例外情事。若欲終止本項商品服務者,得依以下規定辦理退費:
    一、收到函授教材或雲端帳號開通後七日內:
    ⑴書籍、講義等輔助教材為未使用狀態(不得有註記、髒汙),且課程未觀看者(光碟未登入帳密,雲端未有觀看紀錄),可申請全額退費。
    ⑵部分書籍、講義等輔助教材已使用畫記或有汙損,或部分課程已觀看者,得申請其餘未使用商品部分之退費(使用之部分課程費用以單科售價計算)。

    二、收到函授教材或雲端帳號開通後逾七日:
    ⑴書籍、講義為未使用狀態,且課程未觀看者(光碟未登入帳密,雲端未有觀看紀錄),申請退費時,將扣除行政處理費,以商品售價8%計之;惟若所收取之8%部分,其金額未足新臺幣(下同)一千元者,以一千元為計。
    ⑵部分書籍、講義等輔助教材已使用畫記或有汙損,或部分課程已觀看者,得申請其餘未使用商品部分之退費(使用之部分課程費用以單科售價計算),惟另須扣除行政處理費,其計算方式同前項約定。

    三、收到函授教材或雲端帳號開通逾十五日,始終止本項商品服務者,全額不予退還。

    相關推薦

    Recommendation